logo
视频播放
您的殡葬百度
logo
王林:爱吃卤肉面的殡葬匠人——30个成都殡葬人的故事
2017-04-03圆满人生公共殡葬服务
点赞5451
成都殡葬 殡葬故事 殡葬人

30个成都殡葬人的真实故事.jpg

如果问起王林大哥的最爱是什么,我可以帮他回答。

和他一起出差两个月,每天问他今天吃什么,只会得到一个标准答案——“吃面!”

对,面,王大哥的最爱。从小到大,此爱矢志不渝。

30个成都殡葬人的真实故事.jpg

1.老家还是那么让他魂萦梦牵,但似乎已经再也回不去


王大哥回答道:“74年生人,出生于9月16日,农历。今年四十有二。”

“四十知天命”的王大哥脸上露出笑意,带着隐约的羞涩,把这个“今年多大了”的简短问题回答得认认真真。他善解人意、考虑全面的性格可见一斑。

王大哥在公墓上班,负责的主要工作是后勤,包括用品开发、采购、棚架搭建。

他进入殡葬的世界,是在08年,掐指一算到如今也有8年时间。

不过,和大部分人一样,王大哥知道殡葬业是在很早以前,早到可以一路追溯到童年。

日月轮转,时许变迁,一个人的成长难免会伴随着身边年迈亲人的离去。

王大哥谈起对死亡的初始印象,是婆婆的过世,那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世界上有一种永远叫“再也不见”,后来二伯、父亲、母亲相继离去。


“现在我就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了!”——王大哥的朋友圈。


重庆老家对于他来说,“没得人了”。虽然已经过去,这份刻骨伤痛依然让这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红了眼眶。

王大哥说他没有特别喜欢的城市,现在呆的城市,只是老婆孩子都在这里。

但非要说,还是常常想回老家。就连做梦都经常梦见,回到老家,闭着眼都能走的街巷,屋前的大树,打开熟悉的大门,婆婆、二伯和爸妈他们都还在那里。


老家还是那么让他魂萦梦牵,但似乎已经再也回不去。

30个成都殡葬人的真实故事.jpg

有人才有家。

亲人在何处,家就在哪里。


2.看见好玩的、有意思的物件,不管是啥,他都会琢磨是怎么做的,然后自己动手试试看

王大哥喜欢做手工。就是看见好玩的、有意思的物件,不管是啥,他都会琢磨是怎么做的,然后自己动手试试看。


他以前在食品公司做管理,按理说跟殡葬业搭不上关系,但机缘巧合,和许多中途进入殡葬业的人们差不多,总是有一些莫名的、难以言说的渊源,回过神来已经扎根在此。大概就是所谓的冥冥中自有安排吧。

“这两个行业有没有共通之处?就是你做事情的态度和劲头吧。其实这个不光是食品业或者殡葬业,不管哪个行业,你都得有一股做事情的劲,其实就是踏踏实实地把手上的事情做好,这样不管你在哪个行业都是一样的。”

最初的时候,他做的是一线工作,跑手续、搭棚架、安排流程、指引家属……总而言之,殡葬一条龙,几乎都做过。

提到搭灵棚,王大哥有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。

那天刮大风,灵棚已经搭好了,工作人员还没离开现场,棚子就被吹翻了。没有办法大家只有重新搭,结果到了晚上又被吹翻了。家属觉得自己运气霉,尤其是逝者的大女儿,就坐在灵棚边上一直哭。至亲去世,这风吹得人更心慌意乱,悲痛交加。

有一次,产品部同事在网上看见一个非常棒的铁艺花架,可是无论淘宝、批发市场到处都买不到,大家集思广益了半天,也没能找出渠道或解决办法。未曾想,第二天,公司的微信群里就炸了锅——王哥放了一张自己熬夜亲手研究制作的花架。现在这款花架已经正式投入使用。

30个成都殡葬人的故事.jpg

3.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,老祖宗真的没有骗人

这段日子他积攒出相当丰富的经验,随着对殡葬业的经历和认识的逐渐加深,也萌生出对这一古老行业的许多新想法。在正式转到后勤之后,没想到,将自己的想法和爱好付诸实现的时机这么快就来了。

开始做后勤,常常会涉及用品采购,其中有一样就是墓碑上使用的陶瓷遗像。

公墓当时的瓷像全部是承包给外面的合作商来做,但是时间一长,他就发现这样外包出去有个明显的缺陷——时间无法把控。因为客户来选墓,难以避免不少是在很突然的状态,外包瓷像经常会让客户等很久。

他就想啊,就是制作陶瓷遗像么,这又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事情,为啥我们不自己做。

这个念头一冒出来,他就坐不住了,说做就做,马上开工。

一开始,想得很简单,谁料一着手就遇上了问题。完全不会用PS啊这些软件,咋办呢,学啊。想想看,一个奔四的人,凭着一股拼劲,就是这么妥妥当当把这事儿给捣腾出来。

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,老祖宗真的没有骗人。

为什么会想到去改善瓷像制作这件事?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?

“现在要求做陶瓷遗像的还是挺多的,因为好多家属都想要留一个亲人的照片,每年祭祀的时候都可以看一看。”他自然而然地说。

“还有个原因你可能不晓得,就是有了瓷像,更方便他们(家属)找墓位,因为好多老年人他们认不到字,看照片总是认识的。”640.webp (25).jpg

4.怎么会麻木?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

王大哥说,现在最大的牵挂,就是自己的两个孩子。

工作这么多年,会不会麻木呢?

“咋个会嘛,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,现在看到哭得很伤心的家属,我也会跟着抹眼泪。”王大哥心有戚戚,“最记得又一次,是有一对父母过来看他们的子女,哎呀那个哭的啊,你想丧子之痛是多么伤心,我都跟到哭。”

王大哥说,家人的离去对人们来说是人生最大的伤痛,特别是在出殡、下葬的时候,因为那个时候你才真正意识到,这一走是再也回不来了。“那种时刻人的心,空落落的,感觉血在心头上涌。”他流露出感同身受。

殡葬本身就是很特殊的存在

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

服务项目相对单一

却是最与众不同的

也是人们最不愿意碰触的

当然也没有办法不碰触

直接面对生死离别,对他们这些从业者来说,意味着要有更强大的心理,更纯粹的态度,更专业的技能。

做好每一步,尽最大努力,守护逝者的尊严,抚慰生者的心,正是殡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。

5.厚养薄葬才是真正的孝心?

王大哥说,现代人来办家人身后事,不同人看中的东西不一样。

有的人看中风水,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看中价格。

过去人们办丧事,讲究厚葬,好像越隆重才越能表达自己的孝心。

做殡葬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,而在人服丧期间,最能看见一个人真实的一面。

王哥皱了皱眉,接着说。

其实不是每一个做子女的都会在父母去世的时候非常伤心;也不是每一个客户都是通情达理的。

做这份工作,刁钻的客户遇过不少。但是你可以理解他们,因为绝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伤心,六神无主的,情绪起伏非常大,“所以我们都尽量不在那几天去计较太多的东西,体谅家属的心情是最重要的。”

“现在提倡厚养薄葬,其实是对的,虽然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还是认为父母在的时候要尽孝,但父母走了该有的还是应该有。当然我们不提倡铺张浪费,生前怎样身后也怎样。”

“我觉得真正的孝心,就是内心有没有想对父母好。有没有在他们在世的时候真心地对他们好,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6.觉得这几年变化大吗?

“很大,不管是园区建设还是软性服务上。”王大哥从自己工作的公墓讲起,毕竟身边的变化是感受最强烈的,

“现在运营管理上面越来越规范,从根子上减少了纰漏的发生。

这些肯定都是归结于管理者的理念,其实这么多年,公墓的发展都是跟着经营者的理念在走,所以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。

虽然他读书不多,但他的眼光与谋略比很多名牌院校高材生还好。

可以肯定的说,在工作上他是影响我最深的人。”

“大家说我是名匠人,我觉得我其实算不上,就是自己喜欢。只要力所能及,就想要去做。”

“这两年明显能感觉到很多变化,无论从环境还是感受上,人们对殡葬的观念都有了很大转变,这是好现象。

还有不少像你们这样的80、90后年轻人加入,

发散你们的思维,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,年轻人嘛,就是要尽情去发挥,做自己想做的事,未来是属于你们的。”


人生多挫折,细心处理开心应对

30个成都殡葬人的真实故事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