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设计做减法,从极繁到极简,方有极致的美,人生亦是如此。
设计是怎样的过程?说复杂再复杂不过,因为你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概述设计的每一个步骤;但是说简单也再简单不过,因为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做加减法的过程。
正如人生。
这是离死亡行业最近的一次
设计和人生其实有很多共通的道理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,让张茨在第一次接触到殡葬行业的时候,不像其他人一样惊讶忌讳,反倒兴致盎然。
为殡葬公司做装修设计,这是张茨曾经完全没有想过的事。
“当我知道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之后,我的第一反应是——这个单子我一定要接下来,这是我第一次、可能也是唯一一次跟死亡行业走得这么近,我很想走近,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。”
装修完工以后,BOSS询问张茨是否能过来做公司的视觉顾问,张茨考虑之后答应了。
“我喜欢设计,但是不想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设计上,而与生命相关的事情总是比别的事情要更有意思。”
张茨的观点倒是与“人类整个的文化,不论中西,一切学问,都是为了追寻生命问题”不谋而合。
越了解越懂得做减法
张茨负责公司的灵堂装饰和视觉设计,当被问及殡葬行业的设计与室内设计差别大不大,张茨说:“其实设计的概念性东西是相通的,都是研究人的行为,然后对产品进行优化。”
“要说最大的不同,应该是两者的目的不同,室内设计是为了帮助老板盈利,而灵堂设计是让视觉辅助仪式,增加人的敬畏感和葬礼的仪式感。”
从一名“殡葬行业小白”到“对殡葬有自己的见解”,张茨也经过了一个从鄙弃到认可的过程。
以前我对殡葬行业完全不了解,所以来之前想象过很多东西,但是真正去现场的时候,却发现很多环节都做得不够好,有点拙、不够自然,但是随着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逐渐加深,我却觉得其实这样的方式很适合这个行业。”
“最初的想法太过浮夸,然后越往这个行业走,越能把握其中的度,好的设计应该是做减法。”
正是抱着这样的设计理念,张茨设计的灵堂与市面上的传统灵堂有很大的差别,在严格遵循了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和成都地区治丧习俗的基础之上,结合了现代治丧习惯,对灵堂整体进行了简化,放弃了一些非必要器具,着重突出灵位和遗像的神圣,以表达对逝者的敬重。
家庭教育的缺失
现代葬礼缺乏应有的仪式感,许多人都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感,关于这个问题,张茨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观点——家庭教育的缺失。
张茨第一次接触死亡是在小学4年纪的时候,和她感情非常深的爷爷走了。
“我还记得那时手臂要戴黑纱,但是我怕被同学笑话,就把黑纱偷偷取下来了。”
张茨到现在都感觉非常懊悔,“小时候不知道,但我现在觉得葬礼应该不是那样的。我那时候已经知晓死亡,但是却没有悲伤感,包括家里的大人都没有应有的悲伤感。现在想起来,觉得非常心疼爷爷,他的子女表现得不好。”
这不是个别现象,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葬礼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庄重,家属不伤感,葬礼现场又脏又乱,麻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灵堂的“标配”,灵堂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,看起来更像一个临时居所。
“我觉得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,”张茨说,“可能是因为爷爷那辈的子女比较多,所以分在每个子女身上的爱护相对少些,和子女的感情维系不深。我们这一辈就不一样,和父母的感情很深,所以感觉我们对葬礼情感的表达比父辈理解似乎更为深刻。”
传统的习俗必须保留
张茨出生于90年,与很多同龄人不同的是,她是一名有神论者。
张茨不信教,但她相信因果报应,“我以前是一名无神论者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世上应该有鬼神的存在,这让我心中有敬畏。”
“其实我觉得有神论能更好地规范人的行为,节制不好的行为;而无神论总是相信人定胜天,久而久之就变得无法无天了。”
对于饱受诟病的焚烧纸钱,张茨也有不同看法,“我觉得烧纸、上香必须保留,这是很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东西。”
“我倒不是说环保殡葬不好,”张茨说,“只是得看家属希望怎么办,如果他接受新的祭祀方式,那可以选择献花代替焚纸上香,如果他就像按传统方式来办,那么焚纸上香也无可厚非。”
“而且我感觉没有抓住环保的核心,只要祭祀环保不科学,祭祀一年的污染抵不过化工厂一天的污染。”说到这事张茨有些气愤,“现在化工厂越开越多,成都的雾霾都超过了北京,前段时间还挤进了世界前三。”
提升、尊重、圆满
如果用三个词形容殡葬行业,张茨说的是“提升、尊重、圆满”。
张茨解释道,“葬礼现场、视觉效果、配套服务等等都需要提升,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殡葬人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,我们公司也在努力,希望能帮助行业进步;尊重是该对逝者抱有的态度,家属应该怀着追思的情怀、对生命的敬畏来操办丧事,而这样简单的要求现在很多家属都办不到,所以我觉得很多人死得不尊严;圆满是我对这个行业的期望,我觉得这也是葬礼应该表达的东西。”
“我认为葬礼是一种情感纽带,表达敬孝和传承的思想,是生者对逝者的祝愿。”
葬礼的礼仪和礼仪随着岁月的变迁但有更改,但它的礼义却是亘古不变的,那就是“慎终追远、延续人性的尊严与价值”。
现代殡葬的发展走过很多弯路和歧途,但是张茨却认为世上没有弯路,“其实每一种行为都是积累,走的都不是弯路,因为这件事只有当你做了,你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结果,然后去思考该不该做。”
关于殡葬未来的发展,张茨认为应该会多元化发展,但她同时强调,“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传统,香炉必不可少的,这样的传统文化经过那么多岁月流传下来,我们也应该让它继续流传到后世。”
张茨的设计理念是“减法”,对待人生的态度亦是“减法”。
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忧虑都是来自与想象,张茨却不太喜欢考虑离自己还很远的东西,“哈哈,可能是我有拖延症吧,对未来没有太大计划,只想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够了。死亡这种东西离我还远啦,所以我完全没考虑过、也不想去考虑自己的葬礼应该怎么怎么样。”